A.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矛盾
B.學生與教材之間的矛盾
C.數(shù)學應用的廣泛性與學生思維單一性的矛盾
D.數(shù)學的抽象與學生思維的具體形象性之間的矛盾
17.英語課程評價體系的改革,主要是()
A.強調形成性評價
B.實現(xiàn)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形式的多樣化
C.考試方式的改革
D.讓學生自主學習
18.要求學生略知圖形的兩個簡單性質,這種教學要求屬于()
A.直觀認識
B.初步認識
C.認識
D.掌握
19.小學語文課程的目標不包括()
A.識字與寫字目標
B.閱讀目標
C.寫作目標
D.語法目標
20.小學生處于人生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的起點,小學英語教學必須誘導他們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。因此,在教學中()
A.在介紹外國文化的活動中引導學生認識與理解偉大的中華文化
B.只專注宣傳英語國家的科學成就
C.側重鼓勵學生去追求到國外學習與生活
D.只專注介紹英美人民的生活
二、簡答題1.簡述小學教育的基本特點。
2.如何創(chuàng)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?
3.簡述小學生學習習慣養(yǎng)成的策略與方法。
三、材料分析題
1.材料一:一位中學生在期末考試中數(shù)學得了85分,覺得很不理想,數(shù)學老師給他列了幾個式子,幫他分析學習情況。
(1)期末考試成績85分,上次考試成績80分。
(2)期末考試成績85分,全班學生平均成績83分,上次考試全班平均87分。
(3)期末考試成績85分,老師預期的教學目標是90分。
最后,老師一致認為:成績提高了,學習進步了,但還沒有達到老師預期的教學目標,學習與教學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,仍需繼續(xù)努力。
材料二:魏老師對剛接任的一個班級進行摸底測驗,滿分l00分的試卷,有個學生在語文只考了8分。魏老師找他談話。談話中,魏老師開門見山地說:“我聽語文老師說,你上課根本就不聽講,是嗎?”學生答:“是!薄奥犇愀改刚f,你在家也不寫作業(yè),是嗎?”學生回答:“是,我什么也不會,什么也不想做!蔽豪蠋熣f:“你根本不聽講、不學習,還能考8分,說明你挺聰明的,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,肯定會比這次考得好!蔽豪蠋煱阉械阶约焊按蜷_試卷,幫他分析每一題,哪些只要去學習記憶就可以掌握的,哪些是需要努力就可以完成的。在以后的日子里,魏老師允許這個學生上課不聽講,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進行學習;在期中考試時他考了40多分。之后魏老師繼續(xù)幫他檢查學習的效果,幫他確定學習內容,不斷地督促。檢查他的學習落實情況到了期末考試的時候他已經可以考到70多分了,就這樣魏老師轉化了一個語文成績很差的學生。
根據材料,結合實際,談談自己對教學評價的認識及今后在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評價。
2.班主任王老師在晚自習時發(fā)現(xiàn)教室地面上紙屑很多,便讓勞動委員打掃,自己就去另一個班上課了。勞動委員見老師走后停止了打掃,心想放學后就該值日生值日了。不料,一會兒檢查工作的校領導發(fā)現(xiàn)了班里衛(wèi)生極差,給班級以嚴厲的批評。
第二天有班會課,王老師決定以“讓一切勞動都爆起火花”作為班訓,同時結合“掃屋風波”,以此為主題召開主題班會,為養(yǎng)成“愛學習、講文明、守紀律、愛勞動”的良好班風奠定思想基礎。第二天,王老師抓緊一切時間,找班干部談話,分析得失,提高認識,統(tǒng)一思想。下午,班會如期舉行。教室墻上貼上了火紅的“班訓”:讓一切勞動都爆起火花。同學們感受到了一種強烈氛圍.產生了強烈的共鳴。勞動委員和其他班委成員、同學們紛紛上臺發(fā)了言,他們個個神情嚴肅,認為以前沒有形成很好的配合,自身存在一些問題等,紛紛表示不會讓“掃屋風波”在班級中.重演。同學們很快有了認同感,他們認識到自己屬于這個集體,這個集體需要每個成員共同建設。大家一同制定了班級衛(wèi)生責任制。勞動委員也打消了“引咎辭職”的念頭,化內疚為動力,勤奮工作。
此后,這個班的班級衛(wèi)生一直在學校保持先進,其他各方面也都有起色。他們很快就獲得了學校“先進班集體”的稱號。
問題:
(1)結合案例談談一個良好的班集體的標準是什么。
(2)分析一下王老師組織的班會成功的原因。
(3)作為一個班主任,應如何管理班級?
四、教學設計題
長城氣魄雄偉。它像一條巨龍橫臥在我國北方的崇山峻嶺上,從東頭的鴨綠江邊到西頭的嘉峪關,高高低低,蜿蜒曲折,全長6500多公里。城墻高8至10米,用大條石和城磚砌成。城墻頂部鋪著平整的方磚,五六匹馬可以并排行走。成千上萬的參觀者登上長城,目睹了長城堅強、剛毅、莊重的形象,無不贊嘆:“啊,確實了不起!”
請為上面這段話設計一份教學方案。
參考答案及解析一、單項選擇題
1.【答案】B。中公專家解析:復式教學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年級的學生編在一個教室里,由一位教師分別用不同的教材,在一節(jié)課里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教學的一種特殊組織形式。它適用于學生少、教師少、校舍和教學設備較差的農村以及偏遠地區(qū)。
2.【答案】D。中公專家解析:良好的班風是評價一個班級好壞的重要依據。
3.【答案】B。中公專家解析:我國教育家楊賢江以李浩吾的化名出版的《新教育大綱》(1930年)是我國第一部馬克思主義的教育學著作,書中論述了教育的本質和作用,指明了教育是社會上層建筑之一,是營謀社會生活的手段,是階級斗爭的工具,揭露了舊教育的反動本質,起到了教育理論上的啟蒙作用! 4.【答案】B。中公專家解析:能否自覺關注學生是衡量一個教師是否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。
5.【答案】A。
6.【答案】B。中公專家解析:l632年,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出版的《大教學論》最早從理論上對班級授課制進行闡述,為班級授課制奠定了理論基礎! 7.【答案】C。中公專家解析:實驗研究法是根據研究目的,運用一定的人為手段,主動干預或控制研究對象的發(fā)生、發(fā)展過程,通過觀察、測量、比較等方式探索、驗證所研究現(xiàn)象因果關系的研究方法。實驗研究的目的是發(fā)現(xiàn)事物間的因果關系,是各類研究中唯一能確定因果關系的研究。
8.【答案】C。
9.【答案】D。中公專家解析:我國現(xiàn)行學制是從單軌學制發(fā)展而來的分支型學制。
10.【答案】C。中公專家解析:常見的學校組織結構模式有直線型學校組織、職能型學校組織、直線一職能型學校組織、矩陣型學校組織、事業(yè)部型學校組織。其中,最常見的是直線一職能型學校組織。
11.【答案】B。中公專家解析:從課程內容的固有屬性來劃分,課程可分為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;從課程內容的組織方式來劃分,課程可分為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;從對學生的學習要求的角度來劃分,課程可分為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;從課程的呈現(xiàn)方式來劃分,課程可分為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。
12.【答案】C。中公專家解析:進入小學階段的兒童,年齡大致處于6歲-11歲的階段,本階段的發(fā)展任務是培養(yǎng)勤奮感.他們追求任務完成時獲得的成就感及由此帶來的長輩的認可和贊許。
13.【答案】D。中公專家解析:D項屬于計劃策略。
14.【答案】B。中公專家解析:皮亞杰認為,l0歲是兒童從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轉化的分水嶺。
15.【答案】A。中公專家解析:A項屬于兒童過度焦慮反應的特征。
16.【答案】D。中公專家解析:數(shù)學的抽象與學生思維的具體形象性之間的矛盾是小學生數(shù)學學習中的主要矛盾。
17.【答案】B。
18.【答案】B。中公專家解析:要求學生略知圖形的兩個簡單性質,這種教學要求屬于初步認識。
19.【答案】D。中公專家解析:小學語文課程的目標包括識字與寫字、閱讀、寫話(習作)、口語交際、綜合性學習。
20.【答案】A。中公專家解析:在進行文化意識教學中既要使學生了解外國文化,尤其是英語國家的文化,同時要學生加深對中華傳統(tǒng)文化的認識。